保忠并没有带着亲兵跟上来。宋军阵形未乱,他跟上来做什么?自寻死路,就不管剩下的数万大军了。这个时候,廼来马尾才明白,讹啰保忠不惜代价要与宋军缠斗,根本没有机会。真短兵相接就是刚才的样子,宋军先后退拉开距离,再利用拉开的距离主动前进,一直保持着对火枪最有利的射击距离。骑兵冲不过炮兵的封锁线,步兵面对不接触的火枪兵,就是挨打的活靶子。
宋军三排一个军阵,前后军阵相距二三十步,拉开的距离就是火枪的最佳射程。这才三个军阵,党项冲上来的兵多,他们后面还有好几个呢。这一二百步的战场后面,才是不能退的火炮位置。
井都头拄着斩马刀,看身边的火枪兵整齐上前,重新恢复最开始的阵形。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,摇了摇头:“直娘贼,我穿着几十斤,累得如牛喘,不过让人破不了甲。这些端着火枪的,却能让敌兵近不了身,如何跟他们打?以后,这铁甲大刀,也没什么用处了!”
廼来马尾倒下了,冲上来的党项士卒在宋军的反攻中一个一个倒下。有党项士卒向回跑,再次进入火炮覆盖之下,不断地有人倒在地上。
用不了多久,党项再没有进攻,宋军的火炮停了下来。战场陷入一片寂静。
讹啰保忠骑在马上,看着前方,突然沧桑了很多。最后的情形看在眼里,他没有带着最后的亲兵冲上去,冲上去也没有半点用处。自己用八千精兵,没有冲动对方军阵,宋军阵形依然坚如磐石,最后这几千兵上去又有什么用?付出了巨大代价,又回到了两军最开始时候的样子。
八千精兵几乎全军覆没,宋军付出多大代价?死伤的有一百人没有?讹啰保忠只觉心如刀割,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。这一仗最少得了个教训,让宋军攻自己,好过主动去攻他们。
太阳升到中天,阳光和煦,今天是个好天气。头顶有苍鹰在飞翔,远处有小鹿在探头探脑,阵前没有一点声音,只有两军之前的数千具尸体,一片狼籍。
杨文广站在望楼上,透过望远镜看着战场,心中感慨万千。练了几年,今天是第一次,教科书一般的打了一场。仅仅一两个时辰,八千党项精兵就倒在了阵前,宋军的损失微乎其微。如果不是那些尸体在那里,几乎让人有一种错觉,刚才一切都没有发生。
营田厢军的训练简单枯燥,整整齐齐地前进、后退,装药、装弹、放枪。最重要的是沉着,身边尸身血海,也能准确地重复这些简单的动作。惟其简单,透着一种冷酷。
全部用火器好,还是火炮配合冷兵器好,宋军已经争论了几年。哪怕到了河曲,连战连胜,朝中坚持是火炮功劳的,还是大有人在。今天这一仗才给出答案,冷兵器将被火枪淘汰。
正在这时,亲兵急急登上望楼,把一封文书交给杨文广,道:“将军,赵滋所部已到附近!”
杨文广接过文书,看了看对面的党项军,摇了摇头。对面的主力已经全部倒在战场上,赵滋从后面围住,自己进攻,一口吃掉他们成了件简单的事。
第章 围歼
赵滋指着一里外的党项军营对陈硕道:“那就是白马监军司的军营,我给你一千五百步兵,配命你部的骑兵,夺了那里。如果讹啰保忠带军前来争夺,杨文广会帅所部在后攻击,配合你部。我带全军到二十里之外的娄博贝路口,挡住讹啰保忠退回去的道路。这一战,要全歼敌军!”
陈硕应诺,想了想道:“如果党项兵马逃向右厢军城又该如何?”
赵滋道:“那不是你的事情,自有十三郎骑兵追击,你只要守住此处即可。”
陈硕叉手听令。白马监军司军营里的三四万辅兵,被大家忽略了。窦舜卿随便就抓数千人,已经说明党项辅兵的地位和战力都不能当成正规军队,他们更类似于宋军中临时征召的杂役。
讹啰保忠骑在马上,不知过了多久,突然看到宋军开始移动,全线向自己压了过来。不由大吃了一惊,道:“宋军这是什么战法?不来冲军阵,全军强攻吗?”
身边没有人回答,几位得力大将,都已经带部阵亡在阵前了。
宋军前进了约数百步,离党项军阵两百余步的时候,突然停了下来。
讹啰保忠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,生怕宋军停下来布置火炮,自己剩下的人马可就完了。一边命亲兵传令撤退,一边集结中军最后的两千余亲兵,准备分一部分人冲上去,迟滞宋军,掩护自己退走。
正在这时,一声号角响起,宋军阵中冲出一支骑兵,人马皆铁甲,向讹啰保忠的中军直冲过来。与此同时,宋军阵中炮声响起,党项两翼的骑兵阵中落下了开花弹。
正常进攻,杨文广应该是找出党项军阵的薄弱点,用炮兵掩护步兵前出,对党项军分割包围。可党项的步兵差不多全部战死,剩下的多是骑射轻骑,炮一放就乱,火枪兵追之不及,无法分割。没办法,只能这样依靠强大火力,乱拳打死老师傅,先把讹啰保忠击溃再说。追击溃兵,自有十三郎的骑兵。
讹啰保忠正在集结兵马,井都头的铁甲